书架 | 找书
 ->  古典架空  ->  胡雪岩全传:灯火楼台
胡雪岩全传:灯火楼台
胡雪岩全传:灯火楼台
作者:高阳
作品归属:女频
作品分类:古典架空
创作时间:2016-11-22 14:34:02
小说篇幅:中篇
内容简介:
胡光墉(1823—1885),字雪岩,安徽绩溪人。
《灯火楼台》是台湾着名作家高阳先生接续《胡雪岩》和《红顶商人》的一部长篇系列小说之第一部。作者在书中继续讲述胡雪岩的传奇经历。
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、回起义,为其筹措军饷、购办西洋新式火器、运送军前药品,所以,得左宗棠在“收功”之后的出奏保举。由于胡雪岩的“殊功”,朝廷破格优奖,赏穿黄马褂,顶戴用珊瑚,赫然成了一名“红顶商人”。由此,官助商势,胡雪岩的发展,亦达到了巅峰。
雪岩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靠捐纳与“殊功”所获的高官身分,活动于商界和官场,结交上层人物,并以官场中互相倾轧、利用的复杂关系、为左宗棠向英、德两国外商一次借银数百万两,以应支出浩繁的军费,从而多得左宗棠的庇荫。由于精细的买卖,胡雪岩往往一夕之间,获利巨万,时称“财神”。于是,他大兴土木,营造庭园,规模甚巨,并纳多房姬妾,生活腐化,不堪言状。然而,树大招风,己遭非难,终于,在商事达于鼎盛之际,胡雪岩面临了危机。
高阳先生于《灯火楼台》之后的《萧瑟洋场》(《灯火楼台》之二,亦为本公司出版)中,讲叙了胡雪岩在发展至巅峰之后,所面临的如履薄冰、危机四伏的处境和开始衰落的过程。
前记同光年间有“财神”之号的胡光墉,与王有龄、左宗棠遇合之奇,为拙作《胡雪岩》、《红顶商人》的主要题材小《灯火楼台》接续《红顶商人》,写胡雪岩的结局。
雪岩事业的颠峰,亦正是左宗囊“西征”收功,新疆底定,晋封二等候,一生勋业的巅峰,时在光绪四年春天。
饮水思源,没有胡雪岩筹饷及后勤支援之功,左宗棠的“西征”不可能获致辉煌的成就。因此,这年四月十四日,左宗棠会陕西巡抚谭钟麟,联衔出奏,请“破格奖叙道员胡光墉”,历举他的“功劳”。计九款之多。前面五款是历年各省水陆灾荒,胡雪岩奉母命捐银赈济的实绩,因而为胡老太太博得一个正一品的封典,使得胡雪岩在杭州城内元宝街的住宅,得以大起门楼,浙江巡抚到胡家,亦须在大门外下轿,因为巡抚的品秩只是正二品。
后四款是胡雪岩真正的“功绩”。一是胡雪岩在杭州设了一座字号“胡庆余堂”,规模宏大,声名媲美北京同仁堂的药店,历年,西征部队日常所需的“诸葛行军散”、“辟瘟丹”、神曲“、”六神九“之类的成药,治跌打损伤的膏药、金创药,以及军中所用药材,都由胡雪岩捐解。
其次是奉左宗棠之命,在上海设立采运局,转运输将毫无延误,再次是经手赚买外洋火器,物美价廉。泰西各国出有新式武器,随时采购,运至军前,左宗棠认为”新疆速定,虽已兵精,亦由器利“。
最后一项最重要,即是为左宗棠筹饷,除了借洋债及商债,前后合计在一千六百万两以上之外,各省的”协商“,亦由胡雪岩一手经理。协响未到,而前线不能不关饷时,多由胡雪岩代垫。湘军、淮军多曾出现过索响哗变事件,只有西征之师从不”闹响“。
这份能维持西征士气的功劳,左宗囊认为”实与前敌将领无殊“,事先曾问过胡雪岩,打算得个什么奖励?回答是”想弄件黄马褂穿“,所以奏折中请子”破格优奖,赏穿黄马褂“,奉旨准如所请。胡雪岩是捐班的道员,以军功赏加布政使衔,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。乾隆年问的盐商,有戴红顶子的,戴红顶而又穿黄马褂,只有一个胡雪岩
光绪六年十一月,左宗棠奉旨入觐,”仗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“及陕甘总督的差缺,分别由他麾下大将刘锦棠及杨昌浚接替。左宗棠于下年正月底到京,奉旨以东阁大学士管理兵部,派为军机大臣,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。当他从甘肃启程时,曾专函胡雪岩,约他灯节后在北京相晤,可是……
声 明:

⒜ 《胡雪岩全传:灯火楼台》是一篇精彩的古色古香类作品,希望广大书友支持正版,支持作者。

⒝ 《胡雪岩全传:灯火楼台》为网站作者高阳所著虚构作品,请勿将杜撰作品与现实挂钩,作品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的立场无关,本站只为广大书友提供免费电子阅读平台,不涉及任何真实人物、事件。

⒞ 《胡雪岩全传:灯火楼台》为作者高阳原创小说作品,由网友上传分享,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删除。

展开全部

最新四十五章

查看全部章节

高阳的作品

查看全部作品

推荐作品

推荐专题

大家正在读

奥鹿看书 | 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07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台湾版)

网站邮箱:mail